鄭成功胸像,廣場名人石雕
鄭成功胸像,廣場名人石雕
名稱:鄭成功胸像,廣場名人石雕
材質:大理石
安裝位置:適合安裝在廣場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表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東寧王朝的開國君王。鄭成功原為中國南明政權的大將軍,因蒙南明紹宗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稱“鄭延平”。尊稱“延平郡王”、“開臺尊王”、“開臺圣王”等。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后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借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后,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臺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鄭成功對荷蘭殖民主義者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他傳令各港,并通告東西各國,不準到臺灣與荷蘭人通商,就這樣封鎖了兩年,搞得荷蘭殖民者狼狽不堪。
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正月,鄭成功決定出兵收復臺灣。二月,鄭成功率領將士數萬人,大小船只數百艘,從廈門出發,渡過臺灣海峽,先后進攻荷軍據地“赤莊城”和“熱蘭遮城”。荷蘭殖民者憑借“堅船利炮”和堡壘進行頑抗,用一個詞來說就是負隅頑抗。
在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鄭成功擊敗了荷蘭殖民者派來的援兵,經過8個月的斗爭,收復了“赤嵌城”,龜縮在“臺灣城”的荷蘭總督揆一在1662年1月28日(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繳械投降。
下一篇:
月老石雕,青石神仙雕塑
上一篇:
張仲景石雕,廣場古代醫學名人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