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銅雕,道教神仙雕塑
文昌帝君銅雕,道教神仙雕塑
名稱:文昌帝君銅雕,道教神仙雕塑
材質(zhì):黃銅
安裝位置:適合安裝在寺廟
文昌帝君是漢族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稱文昌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其成為漢族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梓潼神張亞子有關。東晉寧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zhàn)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并尊奉他為雷澤龍神。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后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并稱張亞子仕晉戰(zhàn)歿。實為《晉書》所載張育之事。
文昌封為帝君,并且又稱梓潼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明史》的《禮志》稱,"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zhàn)歿,人為立廟祀之"。張亞子即蜀人張育,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zhàn)死。后人為紀念張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為雷澤龍王。后張育祠與同山之梓潼神亞子祠合稱,張育即傳稱張亞子。唐玄宗入蜀時,途經(jīng)七曲山,有感于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經(jīng)七曲山又親祀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并親解佩劍獻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亞子為英顯武烈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時封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
下一篇:
銅雕香爐,寺廟銅香爐雕塑
上一篇:
武財神銅雕,關二爺銅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