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雕塑的定義
雕塑一般概念雕塑:是指以立體視覺藝術為載體的造型藝術(薛宣林定性)。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瑪瑙、鋁、玻璃鋼、砂巖、銅等),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雕、刻通過減少可雕性物質材料,塑則通過堆增可塑物質性材料來達到藝術創造的目的。玻璃鋼雕塑是雕塑的一種成品類型,具有質輕,耐腐蝕,成本相對較低的特點。又稱FRP,學稱纖維增強塑料,國內在習慣上稱之為玻璃鋼。它是以合成樹脂為基體材料,以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為增強材料組成的復合材料。
玻璃鋼制作工藝:成品制作前,先將所要制作的產品用特定泥巴材料塑造出相應要制作的產品,在泥塑稿制作完成后,翻制石膏外模,然后將玻璃鋼(即樹脂和玻璃絲布的結合物)涂刷在外模內部。等其干透后打開外模,經過合模的程序,獲得玻璃鋼雕塑成品。但玻璃鋼雕塑在室外經過太陽的暴曬和風蝕,一般五年以上就開始有變形,脆弱易裂的缺點。
玻璃鋼雕塑自從玻璃鋼材料問世后,由于其具有成型方便、可設計性強、輕質高強以及造價相對低廉等諸多優點,很快被應用到雕塑藝本中。應用玻璃鋼雕塑技術,可以快速、逼真地將泥塑出的玻璃鋼雕塑作品翻制并長期保存下來。因此,玻璃鋼雕塑較多成為廣場、商業網點、生活小區及游樂場所的標志物。玻璃鋼雕塑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但是制作一部好的玻璃鋼雕塑作品并非易事,高質量地完成玻璃鋼雕塑作品,必須將玻璃鋼雕塑制作的各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