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常見的雕塑材料的簡單介紹
雕塑是我國古老的藝術,人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廣場或者公園里一些好看的雕塑,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密切相關,雕塑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那么我們常見的雕塑材料都有哪些呢?
1.不銹鋼,不不銹耐酸鋼簡稱不銹鋼,它是由不銹鋼和耐酸鋼兩大部分組成的,簡言之,能抵抗大氣腐蝕的鋼叫不銹鋼,而能抵抗化學介質腐蝕的鋼叫耐酸鋼。由于不銹鋼有諸多的優越性,因此,很多的城市雕塑都是以它為材料。不銹鋼要求雕塑本身簡潔大方,形體感明顯,且光影效果強烈,顏色的選擇性最大。
2、玻璃鋼:以玻璃纖維或其制品作增強材料的增強塑料,稱謂為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或稱謂玻璃鋼。由于所使用的樹脂品種不同,因此有聚酯玻璃鋼、環氧玻璃鋼、酚醛玻璃鋼之稱。玻璃具有硬而易碎,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以及耐高溫、耐腐蝕等性能;因此,用途廣泛,玻璃鋼作為雕塑材料,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一般作為樣稿,在室內多做為仿銅的效果。
3、泥塑:泥塑的制作方法大致分二種:一種是近代從西歐傳入的雕塑的制作方法;另一種采用我國傳統泥塑制作方法。
4、砂巖:砂巖由碎屑和填隙物組成,碎屑成分以石英為主,其次是長石、巖屑、白云母、綠泥石、重礦物等。砂巖作為雕塑材質必須有化學物質為媒介,因此,其結實程度沒有花崗巖和大理石好,且顏色均勻程度也較前兩者差些。
5、花崗巖:花崗巖是一種巖漿在地表以下凝卻形成的火成巖,主要成分是長石和石英。花崗巖質地堅硬,很難被酸堿或風化作用侵蝕,常被作為雕塑和建筑物的材料。外觀色澤可保持百年以上,因此很多室外的雕塑作品采用花崗巖作為首選對象。花崗巖的顏色主要分為紅、黑、綠、花,其中,花系列的應用最為廣泛。
6、大理石:大理石屬于石灰巖,是在長期的地質變化中形成的。大理石是由于產于云南省大理而得名。它包括大理巖、白云質大理巖、蛇紋石大理巖、結晶灰巖及白云等。大理石的質感柔和美觀莊重,格調高雅,是裝飾豪華建筑的理想材料,也是藝術雕刻的傳統材料。大理石沒有花崗巖那么堅硬,因此容易摩擦損壞,不太適合在室外展放。
在當代,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和人們對新事物的不斷發掘探索能力的提高,幾乎使世界上一切有相對穩定形狀的材料,都可能成為雕塑材料,材料選擇方面不再僅限于傳統性,而是前景更加開闊:花崗石、大理石、漢白玉、各類石料、銅、鐵、鋼、鋁、鋁合金、鈦合金、不銹鋼、電解銅、鋼板、鋼筋、鋼管、銅皮等金屬原料多的數不勝數。還有玻璃鋼、有機玻璃和水泥更是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木材和油漆等傳統材料,經過現代的電鍍、澆鑄、化工等新工藝的加工,也會創作出更加新穎奇特的作品。只要善于發現,巧于利用,就能做到“化腐朽為神奇”,使材料的巧妙應用對時代風格的表現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