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人物雕塑的發展和創作
人作為萬物之靈,是美的主體,以人的形象為主體的人物雕塑一直是雕塑藝術家們最為鐘愛的主題,而中國當代人物雕塑的創作,很具有東方情境、中國特色。我們很容易從當代的人物雕塑創作中尋找到既有傳統情懷又具有當代精神的,既有對當代生活的關注,又有東方審美情境的藝術品。所謂人物雕塑是以石頭、銅、不銹鋼、玻璃鋼為物質材料,塑造可視和可觸的具象或抽象的實體性的立體人物藝術形象,是反映社會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獨立的審美特性和審美理想的一種藝術形式。人物雕塑要求雕塑藝術家體驗生活,融入生活,關于發現生活中最為平常樸實卻讓人感動喜愛的對象,并概括、歸納、選擇其最有特征的東西進行表現。20世紀80年代之后,隨著西方各種藝術思潮和現代藝術概念的大量涌入,中國的現代藝術漸漸萌發和活躍起來,人物雕塑的創作突出的是對“傳統的恢復”,雕塑家運用了概括的、簡約的、夸張的形式語言,創作出具有很強形式意味的人物雕塑。20世紀90年代前期,雕塑藝術家受到國外藝術理念的影響,又缺乏理論的指導,只是追求單純的造型語言,并沒有進行純粹的現代人物雕塑的思考。經過十年的實踐、探索、熱衷于材料本體語言追求的藝術家,拓展了雕塑的藝術形式,這期間的人物雕塑,像一股清流,使中國當代的人物雕塑塑造方面呈現出清晰明朗的發展脈絡,尋找到當代人物雕塑的“話語權”。
隨著現代人物雕塑理念上的突破,雕塑藝術家已經把注意力從傳統的整體性轉向造型的本向性,從點、線、面、體等形式語言中建構起自己作品的生長點。很多雕塑藝術家在采用傳統題材的基礎上,在造型上進行夸張,運用現代的色彩理念來進行裝飾,在形體上和色彩上都體現出點、線、面的運用。一部分人物雕塑作品偏重于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和分析,有別于傳統的甜美型風格,材質的選用及表現手法都使整體視覺沖擊力較強。采用傳統題材作為媒介,對造型進行夸張變形、頭發、眼睛、脖子等的點、鼻子的線與臉的面進行有機的結合,從造型上充分體現了點、線、面的運用,用飽滿的造型創造出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審美意境。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而傳統文化用現代的雕塑理念來詮釋,更能使人在精神獲得得境界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