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雕塑設計風格與小區風格相融合
現代居住小區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多種建筑形式的組合體,它是一個相對完善的小區內從低層建筑、多層建筑、中高層建筑、高層建筑、超高層再到別墅建筑,各種建筑形體在規劃用地的范圍內合理組合的建筑群體。近年來,隨著西方設計元素、設計風格的傳播,越來越多的西式建筑開始涌進國內,很多建筑開發商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更是不惜重金采用優秀的雕塑設計方案,此前人們看多了中式建筑。在第一個具有小區雕塑的居住小區出現后,新奇、特別的雕塑風格就受到了人們的熱捧和追逐,一時間小區雕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我們周圍漸漸出現了許多有著羅馬柱、抽象雕塑、石雕動物的小區,而為了更好實現裝點小區環境的目的,更多雕塑設計風格的引進隨之也帶來了更多的園林景觀設計風格。景觀雕塑的設計風格應從屬于居住小區建筑設計的風格,并民小區的整體格局相呼應。不同的建筑風格自然要求設計出不同的景觀雕塑風格,以達到環境協調合理。如英式建筑注重的是自然開闊、樸素淡雅的景觀風格;法式建筑卻要求對稱而華麗甚至不惜勞力與資金,追求精致的雕飾與配色的景觀風格;意大利式建筑的特點在于善于利用坡地及臺地;中國式建筑歷來偏好以水景為中心,輔以假山石的堆砌,達到“多方景勝,咫尺山林”的優美意境,使具有典雅自然,詩情畫意的豐富特色。
在選擇居住小區雕塑的位置時首先必須考慮生態環境的問題,要保證居住區有清新的空氣、充分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風條件。應根據區域特點因地制宜地進行景觀設計,使之充分發揮地段優勢,與外界環境達到充分融合。在居住區的各種物質要素領域中,雕塑作為主體,數量大、類型多,尤其是對人們視覺識別沖擊性強,是反映居住區特色的首要內容。雕塑景觀包括雕塑風格和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雕塑的形式和雕塑材料,以及雕塑色彩運用與自然環境是否相協調。雕塑場地布置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使之錯落有致。雕塑設計則應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適當以及色彩協調。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現代居住小區的雕塑設計風格將愈加豐富,它不再單單是中式、意式、英式、法式中任意一種單一的風格,而會隨著世界文化的融合不斷走向成熟,以彼此互補相互交融的姿態迎接小區雕塑設計的未來,這就需要設計及施工人員提升自身素養,充分的利用各種資源,結合各式園林景觀風格,打造出屬于中國自己特有的小區景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