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脈在城市雕塑設計中的作用
文脈一詞最早源于語言學的定義,有人將它譯為“上下文”。它的意義是表達我們所說、所寫的語言內在聯系。而城市場所文脈,則指場所賴以生存的背景,與城市的內在本質相關聯、相影響的那些背景因素。城市文脈主要是指在城市建筑及外部城市空間環境規劃設計時要與人的需求、文化、歷史、社會和自然生態等外部條件相匹配。在城市雕塑設計中城市文脈的運用大體上體現為兩種情形,即為“顯性”的場所文脈和“隱形”的場所文脈。“顯性”的場所文脈朱濤是指通過研究城市環境表層物質形態而產生的設計手段和處理方法。而“隱形”的場所文脈主要指通過研究城市環境各實體要素和城市環境中潛在隱性規則之間的聯系,不僅僅局限于實體要素本身而謀求的城市環境設計的更新方法。在“隱形”的場所文脈中,這些隱形規則主要指城市的內在空間組織秩序、城市的歷史文化發展走向和規律和城市形象氣質以及“以人為本”的物質生活形態模式演變的規則等等。
城市雕塑的藝術性是城市活力的重要體現,這種藝術性一方面體現在城市公共空間和建筑的藝術性上,另一方面還體現在城市雕塑等景觀元素細部的深入設計上。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城市雕塑往往成為城市文化深度與城市藝術品格的寫照。從城市歷史文化及人的生活情趣的角度重視城市環境中公共藝術品及環境設施設計,從而進一步提升城市整體環境的藝術品格,一些公共藝術品的設計采用超寫實的手法反映過去街道口的拉洋車、剃頭的、唱曲的情景,但卻真實地再現該地段的歷史情形,能充分激起現代人一股濃濃的懷舊熱情,獲得一種文化與地域的歸屬感,因而恰好好處,顯現了公共藝術品設計在現代景觀環境構建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雕塑的更新設計作為現代城市設計實踐的重要類型之一,對其創造存在著不同態度和價值取向,場所歷史文脈的繼承與創新可作為一種衡量標準,至始至終貫穿于城市環境更新設計的前期調查過程,具體設計過程以及使用評估過程之中。城市文脈是城市雕塑更新設計中一個十分重要方法,其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增加城市景觀文化的認同或加強城市的形象特色等方面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改造過程的具體操作又存在著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因勢利導,兼收并蓄,創造多元共生及個性特色鮮明的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城市景觀雕塑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