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鼓石雕塑,漢白玉麒麟門墩石雕
![抱鼓石雕塑,漢白玉麒麟門墩石雕](/UploadFiles/2017-01-10/2017011014401789606.jpg)
名稱:抱鼓石雕塑,漢白玉麒麟門墩石雕
材質:漢白玉
安裝位置:適合安裝在建筑物入口
抱鼓石是我國古代建筑中常見的構件之一,是指指位于宅門入口、形似圓鼓的兩塊人工雕琢的石制構件。因為它有一個猶如抱鼓的形態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
抱鼓石民間稱謂較多,如:石鼓、門鼓、圓鼓子、石鏍鼓、石鏡等等,在傳統民宅大門前很常見。除了裝飾作用,抱鼓石還有其他重要功能。第一,顯貴的門第形式,是標志建筑居所擁有者社會、經濟、政治等級和地位的象征。抱鼓石是具有中國宅門特色的建筑裝飾小品,可以作為大宅門的標志物。第二,功能構件,是作為承托和穩定門板門軸、加固或安裝門檻的一個構件,有利于防止門板受外力晃動,大大增強門框的穩定性,起到聯系門檻的作用。另經枕石墊高后還可以防水防潮。外部抱鼓石主要是承擔著大門板的平衡重功能,以其前部的重量來平衡門板轉動時的重力。
門墩是在中國老式住宅四合院中,用來支撐正門或中門的門框、門檻和門扇的石頭。枕石的門內部分是承托大門的,門外部分往往雕以鳥獸花飾,又叫抱鼓石。抱鼓石也有方、圓兩種造型。門礅的雕刻頗為講究,選材考究,工藝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圓石鼓的兩側圖案以轉角蓮最為常見,講究的可以做成其它圖案,如:麒麟臥松、犀牛望月、蝶入蘭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個獅子)圖案。圓鼓上面一般為獸形,上面有站獅、蹲獅或臥獅(俗稱獅子狗),方鼓子也多雕飾。它是四合院建筑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種精美的石刻工藝品。
建筑具有雙重性,它既是物質的財富,又是精神的產品;既是技術的產物,又是藝術的創作。一座優秀的建筑,其精神內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其功能的本身,成為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標志,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門墩,,又稱門枕石,通常位于門樓下左右兩邊,是中華民族石雕藝術的代表,門墩藝術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