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銅香爐,鑄銅香爐
![銅鼎,銅香爐,鑄銅香爐](/UploadFiles/2016-10-08/2016100808442917828.jpg)
名稱:銅鼎,銅香爐,鑄銅香爐
材質:黃銅
安裝位置:適合安裝在寺廟
現代銅香爐本以仿古居多,雖然質地相同但是不同時代的能工巧匠們卻把他們做成了作成種種形式。圍繞香爐的自身意義在演變,大膽創新,造型新穎,比例協調大方,比起古代香爐,添加了一份活力,加濃了些色調,更加象征著國家的文化底蘊。現代銅香爐用途亦有多種﹐有熏衣銅香爐﹑或陳設銅香爐﹑或敬神供佛銅香爐。
明朝宣德年間的銅香爐如何辨別真偽和價值 第一,要知道真宣德爐選用的是一種風磨銅。反復提煉,同時銅中加入金、銀等貴金屬,這樣,愈燒愈純,金銀等貴金屬便浮于表面,輕輕擦拭,便泛出光澤,所以說銅質非常精細,而作假者不知其內加入金銀等貴金屬,不了解其比例,因此從銅質上能鑒別真偽,須看宣德爐底、足,露銅精者為真,粗劣者為假。
第二,真爐色澤蘊藏于內,映出黯淡奇光,燦爛自然、柔和;而偽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
第三,真假宣德爐不管是圓形還是方型,也不管是陶耳,還是橋耳、半環耳,相同型者,輕浮者為假,渾厚古樸者為真。
第四,真宣德爐的款識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結構嚴謹,字體規整;而假宣德爐一般為"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隨意書者為多,字體不規整。
第五,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爐真者,金水很厚,呈黃中閃白色;假者,金水薄,不均勻,顯輕浮。
銅香爐的價值要根據實物的年代、品相、形制、款識以及是否有名人收藏過等等綜合因素判斷。
銅香爐熏香的歷史在我國由來已久,漢代著名的博山爐就是人們為熏香而設計的。熏香爐也叫香熏或者香爐,最初采用青銅為材料,漢代的博山爐就是青銅制成的。其實,熏香并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點綴,它還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勞以及驅散蚊蟲等作用。漢代以后,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宋代出現了瓷制的博山爐,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燒烤,很快就變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諸如此類,以后出現的玉質香爐、翡翠香爐等等,也都是一種用來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與實用器相比,陳設器的價值也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