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承載的吉祥傳統文化
神獸是民間藝術家對自然界中的走獸進行美化、神化后的藝術形象。中國傳統神獸大部分屬于想象動物圖形,中國傳統的動物圖形從種類上分,主要包括飛禽、走獸和魚蟲。中國傳統神獸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人民理想化的神物,其本領神通廣大,它們有的能翱翔天空,有的能翻江倒滿,有的能驅邪辟妖,有的能帶來瑞祥,體現了中華民族自身所特有的民族神獸文化內涵和視覺神獸特色。中國傳統神獸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淀,不僅具有精湛的形式美而且還具有博大的內涵美。中國神獸藝術文化是集宗教、政治、文化于一身的綜合藝術。這些形形色色的中國傳統神獸一般以陶器、青銅器、玉器、漆器、金銀器、建筑物、刺繡、繪畫、雕塑等為載體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神獸雕塑的設計一方面是為了達到商業推廣或擴大企業影響獲得社會價值以及經濟利潤,但是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展示中國歷史文化。因此在選用中國傳統神獸圖形設計元素時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對于吉祥的盼望心理在原始氏族社會時期就已經產生了,祖先們把吉祥二字解釋為“吉者福善之事,詳者嘉慶之征”。中國傳統藝術中吉祥的話題長久不衰,廣泛流傳、并衍生出無數精彩絕倫的藝術作品。中國傳統神獸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但是它們并不全等同于吉祥圖形,在中國傳統神獸中除了少許神獸是破壞、黑暗、殺戮等反面寓意的代表以外,大多數神獸具有吉祥的寓意。例如傳統的麒麟送子、龍鳳呈祥、雙龍戲球、獅子繡球等。其實現代神獸標志是希望與理想的載體,它的目的也在于傳達吉祥神瑞的意愿,所以標志審美本身須服從于吉祥的觀念。在進行蘊含現代神獸設計時不僅要體現其文化內涵、理念以及象征意義,同時也要體現出吉祥美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