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歷史名人形象的塑造
為歷史文化名人塑像,講他們的故事,是公共雕塑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許多多的歷史名人,他們是各個領域的代表人物,為各個領域的文明作出過自己的貢獻,是值得人們贊頌、敬仰、崇拜、學習的人。雕塑家為他們塑像,將他們的塑像放在紀念他們的場所,讓看見他們雕塑的人都能傳播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事跡。所謂“成教化,助人倫”是雕塑肩負的一項重要社會責任。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許多地方基于發展旅游經濟、美化城市環境,弘揚歷史文化等目的,紛紛制作出了各種形式的名人雕塑。其中有好的良心之作為城市建設錦上添花,也有許多粗制濫造的雕塑成為城市景觀中的敗筆。歷史悠久的名人基本都沒有照片,他們長什么樣我們很難云考證。但歷史 上總有被認同的繪畫作品,從繪畫作品中提取形象是名人雕塑創作的捷徑。
想要更完美的塑造人物,應該從人物內在的精神出發,將歷史人物的精神世界整體展示出來。查找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圖像資料,幫助人們認識和表現歷史人物的氣質和神態,最終塑造出與大眾心理的人物一致的雕塑作品。歷史名人的塑像,常常被放置于公共場所。雕塑的安放位置應進行充分論證,重視名人雕塑與周邊環境的相互作用,作品內在思想涵義與外在空間結構互相聯系,相互交融,是一個有機整體,也是充分展示作品自身藝術感染力的重要環。人靠衣裝馬靠鞍,再好的雕塑都離不開適合的環境。許多設計者完成雕塑作品后,就認為自己完成了任務。而雕塑周邊的環境、鋪裝、植被、道路、光源等完全不去考慮,以至于雕塑作品在環境中缺乏存在感。因此在設計之初就應該考慮到周邊配套設施的處理。該有的水源、電源應該提前預留,為塑像打造一個和諧的“家”。
歷史名人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資源。為歷史名人塑像,將他們的美好故事傳播下去,是文藝工作者應肩負的重要責任。我們在為歷史文化名人塑像時應懷揣一顆敬畏之心。先對其做全面調查,收集各種文獻和圖像資料,全面分析人物的貢獻、價值和特征,找出大眾心目中的名人形象,再完善景觀配套建設。雕塑不是單獨的存在,名人塑像更是這樣,周圍的環境應符合名人的背景材料,符合名人的事跡和氣場,才能打造出最能傳播名人影響力的景觀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