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柱的藝術形式有哪幾種
文化柱作為一種傳統的文化觀念和民族心理的物質表達形式,體現了人們的倫理觀、道德觀,表達著人們的審美情趣,在營造價值觀念的同時影響了人們的藝術欣賞格調,并且從文化藝術的層面表達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國內外的文化柱設計,一般常見的有記功柱、盤龍柱、生肖柱,圖騰柱、廣場柱、華表,紀念柱等等。今天的文化柱設計,已經有傳統的以宗教功能為主的雕塑設計轉變為一美化環境和塑造城市形象為主的一種公共藝術設計,因此在藝術水準和文化內涵的要求上就變得更亮。一個好的雕塑作品需要經得起空間、角度、形態、尺度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雕塑是空間藝術,而空間環境也是雕塑審美不可或缺,因此在點、線、面的造型上應該充分展示與表現,結合放置場所的具體環境與功能進行塑造。文化柱的造型是它展現給人們最直觀的外在形態元素,它給人的視覺沖擊力在眾多元素中是最有力的,因此也是需要著重表現的。材質是支撐藝術形式的元素,由于絕大多數文化柱都是放置在室外,因此可以說材質的選擇決定文化柱的生命周期,而不同材質帶給人不同的色彩與質感,則在視覺性能上賦予了雕塑完美的靈動性。
一般來說,文化柱的藝術形式以方形或是圓形為主,按整個柱子從上到下的結構可以分為四種,單段式、兩段式、三段式和復雜式。單段式是一種比較簡潔的形式,有的竹子下部有小柱礎作支撐,有的沒有。這種柱式的文化柱以最為古老的方尖碑為代表,現在國內很多廣場或是公園中也會見到,它的特點是簡潔莊重、體量感強,善于表現歷史題材。兩段式文化柱一般也比較常見,這種結構的文化柱一般由復雜的底座和柱身兩部分組成,另一種由柱身和柱頭組成。柱身上可以用浮雕來裝飾,也有用圓雕鑲嵌在柱體上的方式。三段式文化柱即柱子主要分為三段,最上層一般以動物、植物、人物或其他物品等造型出現,中間為柱身,最下面一層為復雜的底座。三段式的文化柱是文化柱中使用的最多的一種藝術形式。復雜式文化柱是現代文化柱創作中不太常用的文化柱形式,但歷史上遺存下來的這種形式的文化柱也比較多,這一類文化柱具有強烈的建筑性特征,柱身有許多精美華麗的雕像,其雕工非常精細并且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