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醫李時珍塑像制作
名醫李時珍雕塑制作不銹鋼材質本身具有高強度、高硬度,不易產生腐蝕,而且還耐熱、耐高溫等特點,決定了不銹鋼材質經久耐用,使用壽命長,維護成本低。不銹鋼雕塑顏色亮麗,無論放在廣場還是小區、公園,不銹鋼雕塑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且彰顯著大氣。李時珍作為十大名醫之一,在后世人們尊稱為藥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李時珍銅雕塑,手中握著一本《本草綱目》,這本書是李時珍耗時27年完成的著作,不僅在醫學界造成影響,也為其他學科如生物、化學做出貢獻,達爾文還稱這本書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關于李時珍的醫術還有很多的故事,一天,李時珍和大徒弟王廣和來到湖口,見一群人正抬著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時珍上前一看,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于是趕忙攔住人群,讓抬棺材的人停下來,眾人聽了,面面相覷,不敢相信。李時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復勸說,終于使主人答應開棺。先是進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窩處扎了一針,不一會兒,就見棺內的婦人輕輕哼了一聲,醒了。
不久之后,這名婦女又順利產下一個兒子,原來這名婦女是因難產而陷入假死。李時珍是歷史上杰出的名醫,是大明時期的圣醫,李時珍的一生都貢獻給了醫學研究,他對醫術的態度是非常認真嚴謹的,他認為藥材的可貴之處是可以治愈,但是也能害人,因此要仔細觀察記載,不可有一分的差池。李時珍也被世人稱為“藥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編修中,耗時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行遍萬里路,詢問了無數個人,親嘗了百草,才編修完這樣一部造福人類的巨作。李時珍作為一名醫術高超的醫生,以救死扶傷為職責,不為名利,只為蒼生的大愛精神,因此后世人們為了紀念李時珍,很多醫院將李時珍銅雕塑擺放在大堂中,指引著當代醫生遵從自己的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