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雕塑色彩的多元化表現
近些年來,在大大小小的各類公園和城市廣場上出現的雕塑,在逐漸地褪去灰暗的形象遭遇展現出鮮艷的外貌,改變著人們對雕塑只有單一色彩的觀念。曾幾何時,雕塑上的顏色色不是現代雕塑家們在創作中考慮的重點,創作的主題往往是通過形體結構和空間構圖的表達來實現的,色彩的安排是和材料的選配問題放在一起來思考的。也許純凈統一的色澤更能給人以高雅的感受,文藝復興后的西方藝術家放棄了雕塑表面的敷色彩繪,力圖集中于形體造型更精準的表現,在重現現實中拉開與現實的距離。受西方近現代藝術思想的影響,中國現代雕塑在發展之初沒有將色彩完全納入體系,在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同時也將單質雕塑的觀念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陸續出現的色彩雕塑其風格同樣是受到西方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而產生的。在此后色彩在雕塑中的運用越來越多,在當前大致可以分作以下兩類:一類是具象雕塑中受超級寫實主義影響,而將色彩看作現實的具體體現。色彩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拉近與現實的距離,表達對現實的個人感受。在一切以自然為準,完全再現可觀的具象雕塑中,色彩要隱含個人的情感,服從自然對象的真實,從整體到局部的融合到對象的神態、造型、環境之中,材料的色彩和表面著色精細到亂真的適度。
色彩的使用或者是被放置于起伏凹凸的實體上進行涂抹描繪,客觀寫實的求真刻畫和主觀隨意的意向表現,或是利用各用材料質地的天然色、加工色進行巧妙的搭配拼接。日益成熟的各類手法在八十年代以后層出不窮,總的來說,色彩的運用是跟隨雕塑作品不同的藝術手法而變化的,今天的雕塑家們使用色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人們更多的是在考慮如何使用的問題。在借鑒應用西方各種藝術思潮和藝術形式上,從接觸到接受的過程是在短短二十年快速完成的。在此背景下,出現對西方現代藝術思想和形式的片面理解和囫圇生吞現象就在所難免了,伴隨而生出良莠不齊的作品,我們不必責難多于批評,應看到這股潮流同時也帶來了中國雕塑創作的多元化表現方式,制造出豐富而多彩的雕塑世界,為傳統雕塑色彩在當代雕塑領域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