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是企業景觀的重要部分
企業文化既包括“內化于心”的精神文化,也包括“外化于形”的物質文明建設。景觀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指人們在與景觀長期互動的實踐中,所創造和形成的具有與該景觀相適應的精神觀念,并把這種觀念具體體現在景觀環境中。景觀文化建設因其形式生動并為群眾所喜聞樂見漸漸成為眾多企業文明創建中的重要部分。景觀文化中的雕塑具有鮮明的企業特點,不同的企業因其歷史、產業、人文環境的巨大差異,其經反復提煉的企業文化內容也有天壤之別。相應的企業雕塑應該能充分展現企業特點:譬如一個農業加工企業,可以圍繞加工產品的特點打造出休閑、安靜的農耕文化雕塑;一個生產汽車的企業,可以在雕塑的設計上側重于動感、環保的概念;而生產計算機的企業,則可以植入抽象、時尚的時代元素。景觀文化具有的相對穩定性,景觀文化的形成是逐步的、漸進的、動態的,形成之后果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所以企業在規劃景觀雕塑建設時,應在充分歸納總結企業文化精神的基礎上,在環境設計和建設中予以充分體現。一旦形成和打造之后,企業雕塑就成為企業職工樂于接受并成為激勵職工積極進取的精神動力,并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景觀元素如植物會衰亡,建筑會衰敗,有些園林雕塑的象征意義不再適應企業發展需要,有的景觀理念會過時,這些都證明景觀文化的穩定是相對的,是螺旋式向上逐漸演變發展的。
企業景觀文化具有可識別性,雖然景觀建設是植入了一定的設計理念,但因局限于設計者水平或者表達方式的局限,其所要渲染的企業文化需要受眾的識別,不同的受眾,同一個受眾站在不同的角度均有不同的理解。譬如,有一個企業在廠門口放置了一個耕牛的雕塑,有的員工以積極的心態理解為“開荒、耕耘、奮進”的正能量,但也有“企業要我們做牛做馬”的消極理解。在企業文化的眾多表現形式多,只有雕塑才能將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有機融合并高度統一,通過規劃設計將企業文化理念有機植入多種景觀元素后,然后被員工欣賞、感染和接受,并潛移默化滲透到員工心靈,逐漸升華為員工的情感認同和對企業的信仰皈依。景觀文化需要綜合規劃學、景觀學、園林學、生態學、心理學、工程學、行為學等多種科學原則,實現企業的文化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共贏。